近年来,平武县始终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以生态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,奋力绘就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的绿色发展新画卷。
党建引领
注入乡村振兴环保力量
生态环境部门积极行动、主动谋划,选派干部骨干深入青龙村、五一村等基层一线开展驻村帮扶,协助村“两委”强化基层组织建设。深入开展全员结对帮扶行动,制定“一户一策”帮扶计划,依托生态环境业务优势,通过组织培训、定期走访、动态监测等方式,聚焦饮水安全、产业发展等重点问题,对青龙村、溪坝村75户脱贫户给予指导帮扶,引导农户发展生态农产品、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。2024年,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超过1.1万元,推动乡村振兴事业逐步从“输血”向“造血”转变。
项目牵引
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效能
以“千村示范工程”为抓手,坚持“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”原则,编制《平武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指南》,构建“一村一策”治理体系,科学选择“三格化粪池+灰水收集池”为主的“污水四格式”治理模式,统筹推进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分散处理、集中处理和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。截至目前,累计争取示范项目25个,申请奖补资金1187万元,惠及25个行政村,为推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夯实基础,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5.8%,乡村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。
生态赋能
激活乡村发展绿色源泉
突出科研教学、生态体验、生态康养等重点发展方向,创新建立平武县自然教育生态产业园区,构建“一园四区”发展模式。遵循“统一规划、分步实施”原则,落实资金1.21亿元,加快推进王朗二期、龙池坪大熊猫伞护物种自然教育基地等30个项目建设,推出守护王朗、探索王朗等16条路线涉及18个自然教育课程及10余条生态体验线路,开发40余个自然教育产品,提供自然教育服务1000余场次,创建3个国家级、省级教育基地,真正走出一条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转化的平武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