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要闻动态-环保要闻

司法保护令为守护古柏注入法治力量丨绵阳:绿色发展谱新篇③

发布时间:2025-02-22 文章来源: 中国环境APP
|

司法护航,山青水长。近日,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人民法院发布《司法保护令》,以法律的形式对蜀道翠云廊的古树进行保护。

梓潼县以古柏闻名于世,其中又以蜀道翠云廊为最,有“三百里程十万树”的说法,留下了张飞植柏表道、“先交树、后交印”等历史典故。

绵阳市梓潼县翠云廊,古柏参天。余常海摄

绵阳市梓潼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,翠云廊梓潼段作为蜀道翠云廊起点,现有100年以上的古树11950株(其中古柏11835株),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237株(其中古柏231株),境内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全国最大纯古柏林,被誉为“古柏大观园”“森林活化石”“天然氧吧”,蜀道“古柏王”入选全国最美古柏木,蜀道翠云廊古树群入选全国最美古树群。

记者在现场看到,翠云廊梓潼段古树参天,挺拔俊朗,各类保护古树的标识清晰可见。“文昌文化经典《阴骘文》里‘禁火莫烧山林’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,公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意识逐年增强。”该负责人告诉记者,梓潼县不仅构筑起了群众防线,全县还强化防范措施,搭建智慧平台,通过图像识别、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,自动预警森林火险、森林病虫害等情况,实现巡山护林天上看、地上查、智慧治,同时充分发挥消防专业化队伍主力军作用,连续50年未发生涉林重大案件和森林火灾。

此外,梓潼县为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,促进生态文明建设,传承好历史文化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》等相关规定,梓潼县人民法院颁布《司法保护令》,禁止擅自移植、砍伐古树名木;禁止通过刻划、剥损树皮、折毁树枝或挖掘树根等方式破坏古树名木的完整性;禁止在古树名木保护围栏范围内倾倒污水、垃圾,燃放明火,堆放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品等行为。

古树不语,却见证文明绵延。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。据悉,梓潼县还将探索符合当地环境资源特点的司法保护新模式,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。

编辑:牛秋鹏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