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椅村又名石椅羌寨,是一个典型的羌族聚居村,这里山清水秀、云雾缭绕,被誉为“云朵上的羌寨”,多年来,石椅村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以“四大实践路径”推动“两山”转化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。
持续提升绿水青山“含绿量”
厚植区域生态底色
石椅村属高半山山区,相对海拔落差1200米,拥有“一山有四季、十里不同天”的自然地理环境。2000年左右,石椅村响应国家“退耕还林”政策,大面积改种了适宜当地气候的枇杷、李子、柳杉、茶树等经济林木,在田间打造茶园果园,在门前打造庭院花园,构建起“一户一园、一园一景、连点成片、四季如画”的生动格局。同时,持续开展绿化、美化、亮化、彩化工程,促进山水林田相融相荣,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5%以上。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等国家级荣誉9个、四川省天府旅游名村等省级荣誉19个,“绿色石椅”的底色更亮,成色更足。
着力打造人居环境“高颜值”
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
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,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,推进“五清”工程。在全村推广使用分类垃圾桶、分类垃圾收集站,建设污水微处理站19座,在全县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100%。创新居民垃圾处理积分兑换生活小用品机制,推行门前“五包”红黑榜亮晒制度,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”已经在全村形成共识。通过推广太阳能装置和低碳节能照明设施,实施厨房厕所清洁化改造等项目,绿色生活蔚然成风,获评国家级文明村、中国农村建筑节能生态示范村。
有效转化生态产品“高价值”
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
着力把深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。“叶子变票子”,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—北川苔子茶,提升改良古茶树基地500余亩,今年上半年全村茶叶销售额达260万元。“水果变金果”,发展以高山枇杷为代表的生态水果1200亩,上半年产值达1490万元。“土货变网货”,注册“石椅子”全品类商标,今年全村腊肉等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88万元,签订订单2786万元。“风景变钱景”,依托自然风光、羌风民俗、农耕文化等资源,打造文化体验、生态康养、羌野美食等具有羌族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品牌,上半年全村游客接待量达16.4万人次、旅游综合收入达2714万元。
积极践行EOD“新模式”
实现“生态+产业”融合发展
为进一步厚植生态基底,夯实“两山”转化桥梁纽带,北川县正以包含石椅村在内的9个乡镇为核心区域,积极申请生态环境部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(EOD)储备库入库,围绕涪江流域水环境治理、大气及噪声污染治理,结合石椅片区文化旅游、苔子茶、绿色食药等产业资源,全面谋划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项目,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反哺机制和长效运营机制,破解生态工程投资大、公益性强、过度依赖政府投资难以为继的困境,更好地厚植石椅及周边区域生态底色,奋力打造“两山”转化与乡村振兴的“石椅样板”“北川样板”。